《盲宮捉》 an essential guide to a blindfolded journey

#不視而見 #非視覺感官體驗 #黑暗劇場 #記憶的夜與日


《盲宮捉》與粵語「盲公竹」同音。「盲公竹」原指為視障人士引路的白杖。主創陳衍泓是一位後天失明人士,他在非視覺感官演出《盲宮捉》中,與參與者分享他失明前的種種回憶景象,有清晰的、也有模糊的。雖然有些細節已經忘記了,但感官記憶仍然歷歷在目。演出在檢閱廣場上築起互動感官裝置區,讓從社區招募的「導盲員」陪伴參加者「盲」着眼,在迷「宮」中「捉」住不視而見的真實。


互動感官裝置區在演出時間外,免費對外開放,歡迎公眾閉上眼睛,用視覺以外的感官帶領你走過這個迷宮裝置,聽聽風中的密碼、嗅嗅空間的氣味、摸索隱藏在迷宮中的樹洞。


閉上眼睛,你看見甚麼?


每場演出只招待八位觀眾,名額有限,建議觀眾先登記預約留位。預約登記連結

請關注FacebookInstagram @hkaf.at.taikwun,緊貼最新預約消息。


*粵語演出

*歡迎16歲或以上人士參與

*參加者需全程戴上大會提供的眼罩

*如活動當日臨時有餘額,會於演出前10分鐘接受現場登記

概念 / 編導:陳衍泓 | 逗點@黑暗劇場(香港)

戲劇構作:劉曉義(新加坡)


陳衍泓  (概念 / 編導 

陳衍泓(逗點)為後天失明之劇場工作者,2016年獲選為「香港十大傑出青年」。他失明後修畢香港藝術學院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專業文憑」,積極參與中、港、澳三地之藝術創作項目,曾擔任編劇、導演、監製、演員及戲劇導師。

陳衍泓2013年創立社會企業「黑暗劇場」,與一班不同能力的殘疾人士,帶給觀眾獨特而充滿啟發的藝術體驗,在黑暗中與參加者經歷不同的議題,探討生命的可能性。2017年成立慈善團體「藝造人才」,旨在提供平台讓殘疾人士發揮藝術才華,並有尊嚴地賺取合理酬勞。同時促進社會對殘疾人士的了解、推動社會共融。2020至2023年間,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、香港藝術發展局、可持續發展委員會、平等機會委員會等資助進行超過三百場社區及教育演出,均由傷健人士擔任台前幕後崗位。

「黑暗劇場」曾獲奬項包括2017年南華早「香港精神奬」之「傑出企業公民奬」、2019年「創意創業大賞」、2022年「SDG(可持續發展)企業大奬」。


劉曉義 (戲劇構作)

劉曉義是一位不斷探索藝術邊界的藝術家,被譽為亞洲實驗劇場最年輕有為的領軍人物之一。2016年他獲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「青年藝術獎」,該獎項是新加坡授予青年藝術家的最高榮譽。

他於2004至2007年擔任實踐劇場(新加坡)的駐團藝術家,並於2012至2016年擔任實踐實驗室的總監。2021至2023年,他獲邀成為香港進念.二十面體的駐團藝術家。2023年起,獲邀擔任中國江蘇南通市臨江新區的駐地藝術家和文化顧問。劉曉義是新加坡藝術團體「避難階段」的藝術總監。